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物映耀百年征程

2021-06-15

2021年6月12日是我国第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源自文化遗产日,为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中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天津市主场活动在觉悟社纪念馆举行,以“文物映耀百年征程,津门追寻红色记忆”为主题,天津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陈卓、副馆长白俊峰出席。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天博馆藏,了解一些津门特色文化遗产,共同关注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清朝道光末年,天津城西出现了一个用泥土塑造各种人物肖像的工艺美术家,名字叫张长林(字明山,后以字行)。他的作品小者盈寸,大者尺余,造型准确,神情生动,好似是把真人浓缩一般。很快,“泥人张”的名声便传播开来。



吹糖人,是用麦芽糖熬成粘稠的糖稀,把小块的糖稀吹得薄薄的,趁干燥变脆之前,塑造成各种动物或人物造型。可以当玩具,也可以食用,颇受儿童青睐。吹糖人也就成了谋生手段。如今已鲜见。



杨柳青年画是著名的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幅《仕女游春》图笔法细腻、人物秀丽、色彩明艳,极富有艺术欣赏性。



魏元泰(1872-1961)天津人,以制做风筝享名,人称“风筝魏”。民国初年,天津风筝制作空前鼎盛。“魏元泰先后研制了平拍式、立体式、折叠式等各式风筝二百余种。1914年,魏氏风筝被送到在美国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地区万国博览会参展,获金牌奖章和奖状。


微信
天津博物馆
天博TJM
微博
天津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