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说展览——天博推出手语讲解可视化服务(五十七)

2025-07-13


天津博物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已连续推出五十七期手语讲解视频,为听障人士提供更精细的文化服务。今日推出第五十六期“手说展览”,由我馆手语教育专员董一晶根据展览内容进行详细解说,邀您共享文化成果,点亮美好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董一晶老师,了解国父孙中山的故事。


  

您现在看到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辛亥革命的主要倡导者,他曾经三次来到天津。1894年孙中山先生第一次来到天津,向直隶总督李鸿章上书“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力,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但李鸿章并没有采纳他的主张。上书李鸿章失败后,孙中山开始以海外为基地,进行反抗清王朝的斗争。他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第一次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北上天津成为孙中山从幻想改良到走向革命的转折点。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同年8月从上海乘船来到天津。塑像身后的照片就是孙中山先生第二次来到天津时下榻的利顺德饭店。孙中山先生第三次来到天津是在1924年底,为了促进和发展国民会议运动,他在住地张园抱病会见了天津各界群众代表,接见了中共天津地委负责人于方舟、江浩等人。后来他离开天津前往北京,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先生在病榻之上签订了遗嘱,并于次日在北京病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并非孙中山先生的原话,而是从他的政治遗嘱中提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