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说展览——天博推出手语讲解可视化服务(五十九)
2025-08-03
天津博物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民生福祉,已连续推出五十八期手语讲解视频,为听障人士提供更精细的文化服务。今日推出第五十九期“手说展览”,由我馆手语教育专员董一晶根据展览内容进行详细解说,邀您共享文化成果,点亮美好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董一晶老师,走进北洋水师大沽船坞汽锤模型。
1880年,李鸿章在大沽海神庙一带兴建北洋水师大沽船坞,承修舰船,兼营造船,雇用工人六百余名,是继福建马尾船政局,上海江南船坞之后,我国第三所近代船厂,也是我国北方第一座近代化的船舶修造厂和重要军工基地。1880年李鸿章奏请光绪皇帝获准,在大沽开办“北洋水师大沽船坞”,厂址选在海神庙,也就是今天的天津市船厂,最初,人们将它称为“海神庙船坞”。北洋水师大沽船坞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及时为北洋水师修造舰船,与北洋水师爱国将士一道,为抵御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加强海防做出了贡献。1890年以后,船坞除了继续修船、造船外,开始生产军火。1892年,在船坞院内设修炮厂兼造水雷,大沽口水域布置的水雷大部分由这里制造。从此,大沽船坞成为了修船、造船、生产军火的综合军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