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游学带领观众寻访京城名门故里

2019-04-08

4月5日,由天津博物馆、李叔同故居纪念馆联合举办的“寻访京城名门故里”游学活动开启,30余名观众跟随天博一起走进京城名人故居,近距离聆听故居背后的故事。

北京鲁迅博物
       游学队伍一到北京鲁迅博物馆,就被这座建筑所吸引。该建筑是1924年春天,由鲁迅先生亲自设计改建,也是北京地区迄今保存最完整的鲁迅先生遗址。在讲解员的细心讲解下,大家一起观看馆藏鲁迅先生遗物,从鲁迅先生生前衣物,到他曾经阅读过的书籍,一件件都在讲述着尘封的历史。透过这些遗物,鲁迅先生的生活方式、闲时喜好、以及这位文坛巨匠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仿佛就浮现在大家眼前。在这里,鲁迅先生也留下了很多经典作品,《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部分精彩华章,至今仍是经典。一位文学爱好者表示,北京鲁迅博物馆让他对鲁迅有了新的认知,回去要重温大师经典。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踏入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复原的五四时期北大红楼历史面貌带给观众视觉上的震撼,游学队伍好像瞬间穿越回了“五四时期”。展厅恢复了图书馆主任室、登录室、第二阅览室、第十四书库,以及新潮杂志社、学生大教室、红楼大门等的历史原貌,较全面地展示了陈独秀、蔡元培、毛泽东、李大钊等先驱在红楼工作时的情景,凸显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红楼历史氛围。漫步于此,大家被革命精神所打动,游学队伍中一位家长告诉同行的孩子:“宝贝,正是这些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你了解的革命历史,回去也要讲给你的同学们听。”孩子们坚毅的目光告诉我们,历史将永远被铭记。




老舍纪念馆
       走进老舍的“丹柿小院”,高高的柿子树就像在宣示这座建筑名字的由来。4月5日,正值清明时节,大家一起敬献菊花,缅怀老舍先生。讲解员告诉大家,房内的布置、格局都是按照当年的样子所布置,书桌上的文房用品、台历好像都在诉说着老舍的故事。“我最近正好在读老舍的作品,走进'丹柿小院',亲近老舍创作、生活的地方,感觉更能理解老舍与北京的情缘,以及老舍作品的精神所在。”一位随行的观众朋友说到。大家流连于“丹柿小院”,细细品味,仿佛这位文坛泰斗并未离去,依旧在这里继续他的创作,相信他的作品将会世代流传。




游学活动时间是有限的,而历史文化的探寻是无限的。观众表示,游学活动为她们开启了一扇大门,今后会自发地走进博物馆、了解历史、在历史中汲取营养。






微信
天津博物馆
天博TJM
微博
天津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