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说展览——天博推出手语讲解可视化服务(五十五)
2025-06-22
天津博物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民生福祉,已连续推出五十四期手语讲解视频,为听障人士提供更精细的文化服务。今日推出第五十五期“手说展览”,由我馆手语教育专员董一晶根据展览内容进行详细解说,邀您共享文化成果,点亮美好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董一晶老师,了解晚清重臣李鸿章的故事。
李鸿章,安徽合肥人。1870年至1894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他曾在天津参与掌管清廷的外交、军事和经济大权,成为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清末权势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由于李鸿章掌握了晚清的外交大权,所以他在天津任职长达二十五年的时间里,这里一度成为了近代中国外交中心,欧美一些国家纷纷在天津设立领事馆,还有许多外国的首脑和政要名人都曾到访天津。1879年5月28日,李鸿章在天津与来访的美国前总统格兰特举行会晤。格兰特是美国南北战争时的联邦军总司令,他屡建奇功直至胜利。后来他当选为美国第18任总统并连任两届,离职后,他携妻子周游世界。1879年,格兰特从西贡乘船抵达香港,再到广州,后到天津,李鸿章高规格接待了他,二人一见如故。当时的中国正因日本并吞琉球而与日本发生纠纷,李鸿章试图请格兰特居中调解,格兰特一口答应,并于1879年5月16日抵达日本。当时,一个卸任的美国总统并不为日本人所重视,最后,格兰特调停失败。回国前,他给李鸿章写了一封信,希望中国奋发自强,建议李鸿章“仿日本之例而效法西法”,“广行通商”。但可惜的是,清政府和李鸿章没有接受格兰特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