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馆最美馆藏:300志愿者

2012-07-22

解靖宜(右)


孙琪


张瑞军(左)
 
    真诚的笑容、热心的帮助和细致的讲解构成了天津博物馆展厅内一个流动的“馆藏珍品”。作为天津文化中心最主要的场馆,天津博物馆自今年5月19日开馆以来每天都吸引着大量市民和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而这个“馆藏珍品”——300位志愿者,架起了参观者熟悉馆内文物和了解津门文化的桥梁。
    “不但要热情 还要有技能”
    在天津中医药大学读大三的解靖宜通过校园招募成为了博物馆的志愿者之一,“我在天津博物馆老馆曾经做过两年的志愿者,这次招募又报名了,每到周末都会来这里。”
    新馆开馆不久后的一件事让靖宜印象非常深刻,在接待一位来自瑞士的外国参观者时,由于英语能力有限,无论是在听他说话还是在表达方面都有所欠缺,一时间陷入了交流上的困难和尴尬。幸运的是,一位英语专业的志愿者及时帮助了靖宜。
    这件事使靖宜认识到自身还存在很大的不足,靖宜告诉记者:“在学校考过英语四级,没想到在实际交流中还是很有差距,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英语,把志愿者的工作做好。”
    “女儿也要像我一样”
    42岁的张瑞军先生,在滨海国际汽车城工作,利用周末歇班的时间到博物馆做起了志愿者。老张告诉记者,每当看到有老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来参观时,他就会为他们提供轮椅,而老人们的一句“谢谢”则是对他工作最好的肯定。
    老张的女儿正在备战明年的高考,父亲的奉献精神也带动了女儿,老张说:“我女儿说也要像她老爸一样,在高考结束后来这里做一名志愿者。”
    “做志愿者让我获取更多知识”
    在一楼大厅的留言簿上,留言称赞孙琪的篇幅很多。孙琪在银行工作,一位美籍华侨在留言中称赞他讲解详细,知识丰富,一个孩子为他写道:“孙琪叔叔是一位认真、仔细的志愿者,讲解的时候语言流畅,令人佩服。”
    孙琪在兰州大学就读时曾在甘肃博物馆做过两年的志愿者。记者注意到孙琪的工作证与多数服务志愿者的工作证不同,他告诉记者他是博物馆里通过讲解员考核的志愿者中的第一人。对此,孙琪很自豪。
    在谈到做志愿者有何收获时,孙琪认为:“做志愿者让我们获取了更多的知识。”正如孙琪所说,一些参观者紧跟着孙琪听讲解,以及那些再来博物馆时还要找他听讲解的人是对这位年轻人志愿工作最好的肯定和回报。同时,孙琪很喜欢一些参观者将他们的知识分享给自己,这样就会使他的讲解变得更加丰富。
摘自人民网.天津视窗
微信
天津博物馆
天博TJM
微博
天津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