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合韵——清代后期人物画特展

展期:2025年9月12日

地点:天津博物馆5楼2号厅

票务信息:

天津博物馆深耕中国绘画史研究,近年来已精心策划并推出 “清代前期绘画特展”“清代中期绘画特展”,以及聚焦清代后期的 “问墨溪山——清代后期山水画特展” 与 “六合同春——清代后期花鸟画特展”。而今,古代绘画系列展览将迎来收官之作——“形神合韵——清代后期人物画特展”,展览将于9月12日亮相天津博物馆5楼2号厅。

展览遴选馆藏37位画家的70余件作品,集中呈现了清代后期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其中,不仅有天博珍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名家名作,更有近半数的展品是首次对公众展出。本展览在结合人物画的特点,在解读作品技法的同时简单的拓展介绍画面内容所涉及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等,希望为观众带来新的观展体验,增加展览的可读性。

清代后期人物画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海派绘画的形成和崛起中。嘉道年间,继承了吴门人物画技法的改琦和费丹旭,以用笔细腻、设色典雅的画风主导了当时人物画发展的进程和方向,形成一派自己独特的风格,画史上常以“改费”并称,标志着清代后期人物画逐渐开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自咸丰朝以后,以“四任”为代表的“海上画派”发展出了新的人物画风格,逐步取代了“改费”的统治地位。其画风在师法陈老莲的基础上融入了书法及金石韵味,人物造型夸张,线条简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也成为了清代后期人物画不断探索创新的重要成果,为之后近现代人物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改费”和“四任”之外,清代后期人物画坛还有许多成就斐然的画家。如擅长描绘吉祥故事的钱慧安以及“扬州十小”之首的王素。同时,以沈振麟为代表的宫廷画家和以“二苏”为代表的岭南画家也展现出了不同的风格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