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馆“二十四节气文物精华展”获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重点推介

2024-05-19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挖掘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文物局与中央网信办联合启动了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一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征集推介活动,各地申报展览项目达164项。经专家初评和终评,遴选出100个推介项目,其中重点推介项目20项,5月18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举行的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上向社会进行了集中发布。天津博物馆申报的“岁华纪丽——天津博物馆馆藏二十四节气文物精华展”荣获重点推介。同时该展览策展人李君受邀参加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一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策展人论坛。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生活智慧的结晶,指导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实践,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岁华纪丽——天津博物馆馆藏二十四节气文物精华展”通过深入研究全面展示二十四节气起源、定名、风俗等文化内涵,深挖囊括漆器、砚墨、瓷器、铜器、玉器、书画、甲骨以及年画、泥人、风筝等各类文物精品百余件,涵盖文物类别多、精品多,半数以上为一二级品,且多为首次展出,同时展品选择突出天津历史文化特色,选取杨柳青年画、风筝魏风筝、泥人张彩塑等天津地区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展览以中华民族最生动、最鲜活的特有文化符号,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焕发中华灿烂文化新活力。



展览分为序言及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个单元,每一单元展示每一季节的六个节气,以时间为序整体展示自然万物从萌芽、生长、收获到休养生息再到新开始新希望的脉络,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华文化传统。展览利用序言以及各部分的版面文字、文物说明等形式,并将诗词融入其中,对二十四节气蕴含在文物中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展览各单元以不同的代表性颜色为基调,传达出每个季节的独特情感和氛围,选取文物的局部特征,使用形状、图案形象作为每一节气独特标识,加深观众的记忆点。将传统二十四节气文化与虚拟交互技术相结合,巧妙结合投影与实景搭建,推出“时光宝盒”“亦真亦幻雪景寒林”“天博多宝阁”及“天博纳福”福卡小程序,增强展览互动性,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生动体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该展一经推出,受到广大观众的关注好评和新闻媒体的支持报道,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天津日报等媒体纷纷报道,仅开展首周浏览总量就超130万,其中新华网浏览量56.9万,央视新闻客户端8万,中国新闻网66.8万。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核心的文化产品,是博物馆的灵魂。今后,天津博物馆将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使命,推进博物馆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阵地作用,进一步加强文物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挖掘阐发,推动文物活化利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民族文化自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

微信
天津博物馆
天博TJM
微博
天津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