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期:2023年12月15日——2024年3月27日
地点:天津博物馆四楼
票务信息:
展期:2023年12月15日——2024年3月27日
地点:天津博物馆四楼
票务信息:
大运河水,延绵流淌,千年不息。大运河天津段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活化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深入挖掘运河文化,进一步讲好天津故事,讲好家乡文化,天津博物馆历时2年多,由专业团队精心策划、认真打磨,特推出“沽帆影远——天津运河文化展”,展览于12月15日在天津博物馆四楼开展。
天津的漕运肇始于东汉末年,兴于明清两代,运河使漕达1700余年,作为大运河重要的沿岸城市之一,留下了丰富的大运河文化遗产。南、北运河与海河形成的三岔河口成为运河使漕的重要地理优势,自辽金建都北京之日起,漕粮转输无不自三岔口运往京、通,天津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明清时期,天津作为京师门户,畿辅的军事重镇,快速实现了由军事城堡向商业经济城市的转变。究其根本,是由于漕运与盐业的兴盛,加强了天津与各地的经济联系与物资交流,带动了本地的经济发展,并促使天津在清末成为连接中国北方各地区的区域性经济网的中心和北方重要的商业贸易口岸。
大运河不仅带动了天津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发达,还为天津带来了南北交融、五方杂陈的文化积淀,盐商势力延揽文人雅士,文化世家逐渐发展壮大,运河上南来北往的人们把各自的民间信仰、宗教文化、风俗习尚带到天津,并在这里汇集、碰撞、融合,使得天津这座城市既有达官贵人的“雅”,也有芸芸大众的“俗”,形成了独具天津地方特色的文化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尚。
本展览是天津首次推出的最大规模的运河文化展,入选国家文物局、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央网信办联合发布的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展览以“运河—城市—人家”为逻辑顺序,层层递进,深情讲述大运河文化对天津的滋养,深入阐释传承保护利用好大运河文化的现实意义。展览分为“序章、漕河三路汇津沽、因河而兴筑津城、漕盐两旺利四方、雅俗共赏文化盛、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六部分,通过183件/套文物,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全方位展现天津作为运河沿岸重要城市,与运河互相依存,最终因河而兴的发展历程,为我们呈现出一幅物产通达、百业兴盛、文化昌明的历史风情画卷。勾勒出天津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和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其中百分之七十的文物为首次运用在运河类领域,这是天津博物馆在文物研究的基础上,对文物文化属性和文化价值的进一步挖掘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