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奇遇记——3000年前的文脉起源

展期:2025年8月23日~

地点:天津博物馆四楼阳光大厅

票务信息:购票参观

青铜重器与数字复活的甲骨文在同一个空间相遇,“商邑百工——三千年前的中国制造”展与“甲骨文奇遇记”沉浸式数字展联袂登场——这不仅是两场展览的物理叠加,更是实体文物与数字科技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合。让我们一同寻迹殷商,在一器一字中,共启三千年的华夏之旅!

“器以载道,物以传神。”商代工匠用青铜铸造的不仅是礼器,更是一个文明的宇宙观。由天津博物馆和殷墟博物馆联合主办,安阳博物馆、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协办的重磅展览“商邑百工——三千年前的中国制造”,将于2025年8月23日亮相天津博物馆5楼7号厅。作为殷墟考古近百年来首次在天津亮相的专题特展,该展览系统呈现商代晚期殷墟地区的手工业艺术与成就,涵盖青铜器、木器、乐器、车马配件及生产工具等。

步入“商邑百工”展厅,从“营造商邑”的建筑构件到“制礼作乐”的庄严礼器,从“器用皆工”的精巧骨器玉饰到“车马交通”的实用车具,它们无声地诉说着商代手工业的“全产业链”与登峰造极的技艺。一件件青铜重器上斑驳的绿锈,是岁月最真实的印痕;陶器骨器上细微的刮削痕迹,凝固着工匠指尖的温度。它们构建起一个关于“中国制造”源头的坚实坐标。

“甲骨文奇遇记”则用科技之手为这古老坐标注入鲜活呼吸。由安阳殷墟博物馆联合国内领先的空间计算内容服务商“宇宙猜想”以及汉仪股份旗下的汉字IP“博物汉字”倾力打造,XR技术将沉睡千年的甲骨文字从龟甲兽骨中释放,化作悬浮空中的星辰。观众戴上VR设备,瞬间踏入时空隧道,那些曾被深埋的祭祀占卜场景、自然物候的密码,在光影流转间触手可及。甲骨文不再仅是展柜中静默的刻痕,更成为可互动、可体验、可“对话”的文明精灵。

“甲骨文奇遇记”以XR混合现实技术构建200㎡虚实叠合的殷商世界。观众佩戴智能设备后,可触摸悬浮甲骨残片触发占卜星火、通过手影互动激活文字演变,或跟随神鸮玄尊穿梭商王城,体验“鹿影化字”“燎祭问天”等场景,直观感受甲骨文从神性符号到文明载体的蜕变历程。

从实物遗存到数字重生,两场展览以“文物+科技”的双翼,共同指向同一个核心命题:中华文明何以源远流长?答案或许就藏在这份“工匠精神”的古今回响之中——三千年前,商邑百工以巧思铸就青铜时代的辉煌;三千年后,数字匠人同样以创新之力,让古老文明在数字星空中璀璨新生。

当您站在天博展

厅里,左手触摸的是商代工匠留在青铜器上的真实指纹,右手则在虚拟空间激活一枚会跳舞的甲骨文字——这跨越三千年的“握手”,正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守正创新的最动人图景。